Skip to main content

13小节:通过Apollo实现线程池参数配置

作者:程序员马丁

在线博客:https://nageoffer.com

note

热门项目实战社群,收获国内众多知名公司面试青睐,近千名同学面试成功!助力你在校招或社招上拿个offer。

通过 Apollo 实现线程池参数配置,元数据信息:

©版权所有 - 拿个offer-开源&项目实战星球专属学习项目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》《知识星球产权保护》,严禁未经本项目原作者明确书面授权擅自分享至 GitHub、Gitee 等任何开放平台。违者将面临法律追究。


内容摘要:本章节讲解了 Apollo 配置中心的基本原理、核心特性、适用场景,并结合实际项目分析了 Apollo 与 Nacos 在配置管理中的优劣对比。最后,通过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基于 apollo-spring-boot-starter 快速实现配置变更监听与动态刷新线程池配置的落地实现。

课程目录如下所示:

  • 前言
  • 什么是 Apollo?
  • Apollo vs Nacos
  • Apollo 如何完成配置监听?
  • 文末总结

前言

如果大家只关注 oneThread 动态线程池的核心功能,而使用的是 Nacos 配置中心,则本章节内容可作为参考阅读,不强依赖。两者使用方式虽然不同,但监听配置变更的核心思想完全一致。

马哥,你在前面章节已经用 Nacos 实现了动态线程池配置刷新,为什么还要讲 Apollo?

这是个很好的问题。答案很简单:我们做的是基础组件开发,不是仅应用单个项目的

在真实的业务系统中,用户的基础设施环境往往是多样化的 —— 有的公司用 Nacos,有的用 Apollo,还有的可能使用 Consul、Zookeeper、Etcd 甚至自研配置中心。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的组件具备良好的可插拔能力,可以适配不同的配置中心,按需选择、灵活集成。

因此,Apollo 的支持并不是“重复造轮子”,而是对动态线程池组件能力边界的延伸,让用户可以无感集成到任意配置体系下的项目中

什么是 Apollo?

1. 基础介绍

Apollo(阿波罗)是一款可靠的分布式配置管理中心,诞生于携程框架研发部,能够集中化管理应用不同环境、不同集群的配置,配置修改后能够实时推送到应用端,并且具备规范的权限、流程治理等特性,适用于微服务配置管理场景。

服务端基于 SpringBoot 和 SpringCloud 开发,打包后可以直接运行,不需要额外安装 Tomcat 等应用容器。

Java客户端不依赖任何框架,能够运行于所有 Java 运行时环境,同时对 Spring/SpringBoot 环境也有较好的支持。

正是基于配置的特殊性,所以 Apollo 从设计之初就立志于成为一个有治理能力的配置发布平台,目前提供了以下的特性:

  • 统一管理不同环境、不同集群的配置
    • Apollo 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集中式管理不同环境(environment)、不同集群(cluster)、不同命名空间(namespace)的配置。
    • 同一份代码部署在不同的集群,可以有不同的配置,比如 zookeeper 的地址等。
    • 通过命名空间(namespace)可以很方便地支持多个不同应用共享同一份配置,同时还允许应用对共享的配置进行覆盖。
  • 配置修改实时生效(热发布):用户在 Apollo 修改完配置并发布后,客户端能实时(1秒)接收到最新的配置,并通知到应用程序。
  • 版本发布管理:所有的配置发布都有版本概念,从而可以方便地支持配置的回滚。
  • 灰度发布:支持配置的灰度发布,比如点了发布后,只对部分应用实例生效,等观察一段时间没问题后再推给所有应用实例。
  • 配置项的全局视角搜索
    • 通过对配置项的 key 与 value 进行的模糊检索,找到拥有对应值的配置项在哪个应用、环境、集群、命名空间中被使用。
    • 通过高亮显示、分页与跳转配置等操作,便于让管理员以及 SRE 角色快速、便捷地找到与更改资源的配置值。
  • 权限管理、发布审核、操作审计
    • 应用和配置的管理都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,对配置的管理还分为了编辑和发布两个环节,从而减少人为的错误。
    • 所有的操作都有审计日志,可以方便地追踪问题。
  • 客户端配置信息监控:可以在界面上方便地看到配置在被哪些实例使用。
  • 提供 Java 和 .Net 原生客户端
    • 提供了 Java 和 .Net 的原生客户端,方便应用集成。
    • 支持 Spring Placeholder, Annotation 和 Spring Boot 的 ConfigurationProperties,方便应用使用(需要Spring 3.1.1+)。
    • 同时提供了 Http 接口,非 Java 和 .Net 应用也可以方便地使用。
  • 提供开放平台API
    • Apollo 自身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统一配置管理界面,支持多环境、多数据中心配置管理、权限、流程治理等特性。不过 Apollo 出于通用性考虑,不会对配置的修改做过多限制,只要符合基本的格式就能保存,不会针对不同的配置值进行针对性的校验,如数据库用户名、密码,Redis 服务地址等。
    • 对于这类应用配置,Apollo 支持应用方通过开放平台 API 在 Apollo 进行配置的修改和发布,并且具备完善的授权和权限控制。
  • 部署简单
    • 配置中心作为基础服务,可用性要求非常高,这就要求 Apollo 对外部依赖尽可能地少。
    • 目前唯一的外部依赖是 MySQL,所以部署非常简单,只要安装好 Java 和 MySQL 就可以让 Apollo 跑起来。
    • Apollo 还提供了打包脚本,一键就可以生成所有需要的安装包,并且支持自定义运行时参数。

2. Apollo at a glance

2.1 基础模型

如下即是 Apollo 的基础模型:

  1. 用户在配置中心对配置进行修改并发布;
  2. 配置中心通知 Apollo 客户端有配置更新;
  3. Apollo 客户端从配置中心拉取最新的配置、更新本地配置并通知到应用。

2.2 界面概览

下图是 Apollo 配置中心中一个项目的配置首页:

  • 在页面左上方的环境列表模块展示了所有的环境和集群,用户可以随时切换。
  • 页面中央展示了两个 namespace(application 和 FX.apollo)的配置信息,默认按照表格模式展示、编辑。用户也可以切换到文本模式,以文件形式查看、编辑。
  • 页面上可以方便地进行发布、回滚、灰度、授权、查看更改历史和发布历史等操作。

3. 架构设计

3.1 总体设计

上图简要描述了 Apollo 的总体设计,我们可以从下往上看:

  • Config Service 提供配置的读取、推送等功能,服务对象是 Apollo 客户端。
  • Admin Service 提供配置的修改、发布等功能,服务对象是 Apollo Portal(管理界面)。
  • Config Service 和 Admin Service 都是多实例、无状态部署,所以需要将自己注册到 Eureka 中并保持心跳。
  • 在 Eureka 之上我们架了一层 Meta Server 用于封装 Eureka 的服务发现接口。
  • Client 通过域名访问 Meta Server 获取 Config Service 服务列表(IP+Port),而后直接通过 IP+Port 访问服务,同时在 Client 侧会做 load balance、错误重试。
  • Portal 通过域名访问 Meta Server 获取 Admin Service 服务列表(IP+Port),而后直接通过 IP+Port 访问服务,同时在 Portal 侧会做 load balance、错误重试。
  • 为了简化部署,我们实际上会把 Config Service、Eureka 和 Meta Server 三个逻辑角色部署在同一个 JVM 进程中。

3.2 客户端设计

上图简要描述了 Apollo 客户端的实现原理:

  1. 客户端和服务端保持了一个长连接,从而能第一时间获得配置更新的推送。
  2. 客户端还会定时从 Apollo 配置中心服务端拉取应用的最新配置。
    • 这是一个 fallback 机制,为了防止推送机制失效导致配置不更新;
    • 客户端定时拉取会上报本地版本,所以一般情况下,对于定时拉取的操作,服务端都会返回 304 - Not Modified;
    • 定时频率默认为每 5 分钟拉取一次,客户端也可以通过在运行时指定 System Property: apollo.refreshInterval 来覆盖,单位为分钟。
  3. 客户端从 Apollo 配置中心服务端获取到应用的最新配置后,会保存在内存中。
  4. 客户端会把从服务端获取到的配置在本地文件系统缓存一份。在遇到服务不可用,或网络不通的时候,依然能从本地恢复配置。
  5. 应用程序从 Apollo 客户端获取最新的配置、订阅配置更新通知。

看了上面的描述,相信大家对 Apollo 有了简单认识,如果想学习更多知识,参考 Apollo 官方文档

Apollo vs Nacos

1. 基础定位

特性ApolloNacos
核心定位配置中心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配置中心 + 服务注册与发现(双核心)
主导方携程阿里巴巴
开源时间20172018

2. 功能对比

功能特性ApolloNacos
配置管理✅ 支持多环境、多集群、灰度、注释等功能✅ 支持,配置轻量,支持动态刷新
服务注册与发现❌ 不支持✅ 支持 DNS+RPC 注册发现
权限与审计✅ 支持细粒度权限控制、操作日志⚠️ 支持较弱,社区版权限较简单
多租户/Namespace✅ 支持,较为完善✅ 支持,但隔离粒度和隔离机制略弱
灰度发布✅ 支持灰度配置、灰度规则等❌ 默认不支持,需要额外接入
控制台体验✅ 完善,功能细化、可编辑历史配置、权限等⚠️ 简洁但偏轻量,适合基础使用
历史版本 & 回滚✅ 支持查看、回滚历史版本✅ 支持,但功能较简单
持久化存储✅ 默认基于 MySQL✅ 默认基于 MySQL,也支持嵌入式

3. 使用场景

Apollo 适合的场景:

  • 企业级配置中心需求,要求权限、审计、版本回滚完善。
  • 配置维度多、业务线多、环境划分复杂。
  • 对灰度发布、配置审计等有强需求。

Nacos 适合的场景:

  • 需要配置管理 + 服务注册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  • 微服务治理场景中,希望轻量、快速接入(如 Dubbo/Spring Cloud)。
  • 注册中心与配置中心统一部署场景。

总结对比:

对比维度ApolloNacos
配置管理能力⭐⭐⭐⭐⭐(功能丰富)⭐⭐⭐(轻量实用)
服务注册发现⭐⭐⭐⭐(功能齐全)
控制台体验⭐⭐⭐⭐(企业级 UI)⭐⭐(基础可用)
运维复杂度⭐⭐(需部署多个组件)⭐⭐⭐⭐(轻量级部署)
灰度与权限⭐⭐⭐⭐(支持细粒度)⭐⭐(简单支持)
使用门槛⭐⭐(需配套 SDK)⭐⭐⭐⭐(Spring Cloud 快速整合)
社区与生态⭐⭐⭐⭐⭐⭐⭐⭐

4. 马哥主观比较

这一章节,马哥不打算从官方文档或功能清单去评比 Apollo 和 Nacos,而是结合自己在项目中接触和落地的实际体验,做一波纯主观、偏实战的横向对比。如果你有不同观点,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。

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做个简要分析:

  • 架构层面:两者的底层架构其实都已经非常成熟,经历了大规模生产验证。无论选哪一个,稳定性和可用性都无需担心,因此架构本身不构成选型门槛。
  • 功能完备性:就“配置中心”本身而言,Apollo 的功能更偏企业级,在灰度发布、权限控制、版本回滚等方面优势明显,这方面 Nacos 是无法比的,属于被 Apollo 碾压的存在。
  • 集成便利性:但 Nacos 胜在“全能型选手”——服务注册 + 配置中心一体化,对中小项目尤其友好,减少了中间件部署、维护和学习成本,我个人在业务场景中更偏好 Nacos。
  • 代码观感:Apollo 的早期源码风格有较明显的 .NET 影子,比如 m_ 命名前缀等,对于 Java 开发者不太友好;相比之下,Nacos 的代码结构更贴合现代 Java 开发习惯,上手更自然。
  • 社区活跃度:目前来看,Apollo 的发布频率有所下降(23年两个版本,24年一个,25年上半年一个),但我更倾向于理解为“功能趋于稳定”;而 Nacos 因兼具注册中心职能,社区仍较活跃,PMC 主导下 Bug 修复和发版也更持续。

对大多数团队而言,Nacos 已足够满足日常配置需求;但如果你对权限、审计、灰度发布等有更高要求,Apollo 是更合适的选择。两者并非替代关系,而是可按需选型的不同侧重。

Apollo 如何完成配置监听?

如果大家看过 Nacos 的配置监听和参数变更,其实 Apollo 流程是一样的,只是监听逻辑是不同的。

本章节的重点内容集中在模块: apollo-spring-boot-starter

如果大家想要在项目中使用 Apollo 配置管理,需要在 pom.xml 文件中添加对应的依赖:

<dependency>
<groupId>com.ctrip.framework.apollo</groupId>
<artifactId>apollo-client-config-data</artifactId>
</dependency>

从 Apollo 提供的配置中心抽象接口中,我们可以看到其核心方法之一是 addChangeListener,用于注册配置变更监听器。

解锁付费内容,👉 戳